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

愈來愈多「靠父幹」置業報道

以往「靠父幹」置業的報道只會有一兩單,現時但凡新盤開售,父母同行幫助首期的個案及報導都佔主導,情況令人有點心寒。

還記得以往常說日本樓要供三代,最後日本多年經濟同樓價係點,大家有眼睇。

此外,海航等在港投地企業,如果因中央高度關注走資問題,出現一兩單找唔到地價條數,最後没收按金及收回土地個案,個市發展將有好大負面。

特首林鄭下月公佈的港人首置計劃及金管局關注「靠父幹」置業個案也值得關注。

2017年9月29日星期五

滙控又被監管機構撳錢

這是滙控多年業績及股價受困擾的原因,當以為罰款問題解決的時候就被罰款。


【巨額罰單】滙豐交易員涉失當行為 遭儲局罰14億

美國聯儲局向滙豐開出1.75億美元(13.65億港元)罰單。據彭博報道,滙控對外滙交易員內部監管措施不夠安全並有漏洞,無法偵測該行有交易員涉不當使用聊天室,跟競爭對手交換客戶私人資訊,涉操縱市場價格,要求該行加強內部規管措施。

金管局擬引入虛擬銀行

筆者除了一些銀行指定要到分行辯理的項目,近年基本上無去過實體分行,金管局其實行遲左,但遲好過唔做。

七招谷金融科技 研修訂發牌指引  金管局擬引入虛擬銀行

金管局推7招力谷金融科技(Fintech),包括有意引入不設實體分行的虛擬銀行,短期內會向業界收集意見,並檢視舊有發牌指引。分析認為,引入虛擬銀行為大勢所趨,相信修訂發牌指引後,將有助吸引非傳統銀行進軍本港市場。
金管局昨日公佈7項措施,當中提到會就引入虛擬銀行諮詢業界,並檢視是否需要修訂於2000年發出的《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以配合最新的形勢。虛擬銀行一直在海外盛行,意即不設實體分行,單靠金融科技提供銀行服務,通常針對個人或中小企。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參考一些海外經驗,不設實體分行的虛擬銀行在商業上和技術上均可行,相信有助落實普及金融。

不設實體分行


金管局2000年發出虛擬銀行發牌指引後,多年來未見更新。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坦言,相關指引早已不合時宜,「當年連手機都未興上網,點諗到𠵱家發展到連手機銀行都好成熟。」

方保僑續指,以內地為例,已有不少銀行不設實體分行,相信修訂發牌指引可吸引更多非傳統銀行加入本港市場。隨着電子支付、無現金社會的發展日漸成熟,他認為引入虛擬銀行是大勢所趨,加快修訂發牌指引才能追貼市場發展。

花旗香港及澳門區行長盧韋柏亦相信,措施有助本港銀行業吸引更多新參與者。不過,由於目前仍有部份銀行產品或服務必須「面對面」處理,傳統銀行亦不會受威脅。他續指,其實傳統銀行已不斷朝網上方向發展,以花旗香港為例,目前有多達九成交易在分行以外進行。
瑞信香港行政總裁方世華(Francois Monnet)亦指,該行早於年半前推出數碼私人銀行服務平台,但網上平台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銀行,當面對較複雜的問題及程序時,仍需要真人協助處理。

除虛擬銀行外,金管局亦計劃於明年9月底推出「快速支付系統」,屆時只需透過電話號碼或電郵,便可進行跨行實時交易。另外,當局亦組成「銀行易」專責小組與業界合作,研究遙距開戶、引入銀行戶口多級制等,簡化低風險戶口開戶程序。銀行公會主席岳毅表示,業界將會積極響應金管局推出的措施。

2017年9月27日星期三

怡東酒店賣唔成

 文華東方宣布早前放售的怡東酒店未到價收回,睇來睇去傳聞入標的財團都無中資財團,似乎早前限制海外收購的政策有效,一衆已公布標售資產及炒出售資產的公司可能會有所調整。

話時話,朗豪坊商廈出售計劃都未有聲氣,如果好似文華東方突然急跌,個息率會好吸引。

如果要港樓跌,可能要等中央出散戶版先有希望。

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

李嘉誠與馬雲合作「支付寶HK」

超人李嘉城旗下長和(0001)與阿里巴巴旗下馬蟻金服合作「支付寶HK」項目,兩強合作必有大搞作,特別係長和系內涉足不同行業,當中零售業有百佳,豐澤,屈臣氏,港燈,仲有旗下擁有或管理的物業亦可加快「支付寶HK」的滲透率,如果合作成績理想,或許會合作發展海外市場,畢竟超人系內公司有不少海外業務,當中零售業務對加快支付寶業務有很大幫助。

2017年9月25日星期一

內地加強樓市調控 內房急挫

內地多個城市加大調控力度,多隻內房股急挫,之前升得愈急,今次跌得愈急,根據過往經驗,內地調控會一波一波加大力度。

【國策透視】內房股面臨關鍵點


筆者之前提及,中央不想在十九大前樓市出現震盪,過去半年來政策面風平浪靜,令房企可以順利散貨,是內房股股價今年爆升主因之一,但十九大後政策環境就可能大變。上個週末,內地六個城市突然出招,推出限價、限售措施,意味這個政策調整期已經提前到來。中共領導層換屆選舉只是一個程序,真正功夫在會議前已經做完,中央提前出手不足為奇。

新措施限制買家在買樓後兩年至五年內不准賣出,其實並不算辣。內地一直對買入後短期內賣出的買家征以重稅,新措施對市場影響微乎其微。但參考上次調控經驗,在2016年9月時只有幾個城市重啟限購,隨即短短一個月間全國有超過40個城市提出限購,預計今次亦將有大批城市加入限購名單。

以往績計,調控措施越多,只會令樓市越旺;情況一如香港政府越對樓市加辣,樓價就越升一樣。但今年情況稍微不同。內地樓市起死回升,關鍵在於習近平在2015年11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提出「樓市去庫存」五字真言,全國樓價狂升。

但時至今日,樓市去庫存已經大有成效,目前庫存是2014年的最低水準。中央樓市政策會否出現根本性的改變,才是影響內房股的關鍵。


2017年9月23日星期六

中國制裁北韓超聯合國決議

中國對北韓制裁比聯合國的決議案還嚴厲,金正恩會否因為今次中國單方面制裁而軟化,重返談判桌是很重要,而中國對這個愈來愈不聽話的盟友已失去耐性,因為今次是中國最後可以壓制北韓,重奪對北韓影響力的最後機會,而金仔的壓力也不少,若中國今次不能令金正恩重返談判,說不定最後出手把金氏政權趕下台的會是中國而非美國,因為北韓自金正恩上台後而實質影響中國的利益。


中國對北韓制裁如下:

1. 全面禁止自北韓進口紡織品

2. 止對北韓出口凝析油(不含原油)和液化天然氣

3. 限制對北韓出口精煉石油產品

4. 四大銀行全面凍結北韓企業和個人擁有的戶口

不相信施永青對縮表的預測

以往對施永青的評論都很認同,但自從樓市冰河論及隨後發展,我傾向唔信佢那此與市場預測有很大出入的評論,今次縮表都唔例外。

施永青:縮表將令股樓市場 進入另一更大時代

市場關注「縮表」對經濟狀況有何影響,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認為,如果將縮表,解讀成對世界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是「好傳統」的分析,他認為,縮表的影響視乎資金流向,資金一旦流入非債劵市場,流入其他資產如股票、物業、黃金,反而有機會刺激價格上升,股樓將進入另一個「更大時代」
美國聯儲局採取緩步縮表進程,每月縮表規模為100億美元,施永青指,縮表對市場影響是漸進式,對市場影響是慢慢產生作用,反而利息增加,因縮表減少買債,發債人需要增加利息去吸引人買債,而目前少了聯儲局一個主要買家,令債劵孳息率上升,會令資產市場有影響,但此影響牽涉到資產價格上升或下跌,視乎資金流向。
因聯儲局買債時,好多投資者跟隨儲局入市,過去大量資金流入債劵市場,如果當聯儲局不買債時,其他人亦將資金流向非債劵市場,如:股票、房地產、貴金屬價格因而上升,他個人傾向相信,資金將從債劵市場流向其他市場,該類資產價格會「升得較快」。
由於縮表事在必行,公佈縮表之前,其他資產價格已上升,早前資金匯聚在債劵市場,若該類資金流出來,對市場格價影響更大。
施永青指,雖然利息趨升,但香港已有10萬億存款,相對97年2.7萬億,以倍增長,市民害怕銀紙貶值,患上持有「現金恐懼症」,看著購買力一直消失,因而資金仍會流向回報率高資產市場。
而且金融海嘯後,美國股市造好,反而中國及香港股市處於大落後,「呢一次會升破早前高位,不是28,000點」,股樓將進入另一更大時代,他直言,香港股市好久未破新高,即將第4季會出現「股跑贏債,股跑贏樓」情況。

2017年9月22日星期五

香港隨中國降評級

早一兩年的確感到中國前景出問題,但習近平上台後逐漸展現強人領導作風,但國進民退非好事,出事時救又死唔救又死,當中涉及政治風險,而他的繼任人能否延續如此能力反而是未來風險。

香港是中國一部份,背靠中國,評級必有影響。


中國風險拖累 標普降港評級 公營機構發債或受影響

一如市場預期及穆迪早前做法,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在調低中國長期信貸評級後,基於中國因素對香港構成「溢出風險」(spillover risks),昨早宣佈將香港評級由最高級別的「AAA」,調低一級至「AA+」,前景展望由「負面」轉「穩定」。財資界認為,本港優質企業發債甚受投資者歡迎,料息率成本不太受主權評級下降影響。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標普基於內地主權評級調整,隨之下調本港評級做法,「對此並不認同」,他指本港已建立完善制度,有力防禦標普所指內地的溢出風險。對於內地信貸情況,他認為近期已明顯改善,隨着監管部門收緊措施,影子銀行活動亦已減弱。
因應本港主權評級下調,標普相應降低4間公營機構評級至「AA+」,包括機管局、按證公司、港鐵(066)及市建局,另外3間中資銀行及3間中資保險公司評級亦被降。惠譽則確認之前對中港信貸評級「A+」及「AA+」看法。穆迪5月份降中港評級,分別是「A1」及「Aa2」。

標普全球亞太區主權評級資深董事陳錦榮表示,儘管本港財政狀況穩健,但中港關係密切,當內地面對中期風險時,本港亦有潛在溢出風險,故中國評級下降,香港亦需調低。惟他重申按展望評估,未來一兩年本港評級不會再下調。陳錦榮重申國內信貸增速必須穩定下來,亦相信中央會繼續去槓桿,惟他預期信貸增長不會在一兩年內見頂;至於在十九大召開前公佈,他指兩者沒有關係,標普只考慮中國經濟政策及金融穩定性。
中國財政部:令人費解

港交所(388)上市主管戴林瀚指,香港從不定位為中國的競爭者,而是後者與國際接軌的大門,他認為香港必須展示與中國的差異,例如法治、企業管治等,同時須承認與內地有協同效應。

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稱,本港評級被降對市場影響溫和,屬預料之內,但公營機構如機管局日後若就「三跑」發債,或略受影響,惟幅度有限,昨日港元拆息亦變化不大。

港元拆息1個月定盤價昨報0.55厘,較前日僅升1點子,1周拆息則因新股借貸期近完結而回落,息率跌10點子至0.42厘。傍晚7時,港滙跌至每美元兌7.8097港元,貶0.07%。

標普前日下降中國主權評級,中國財政部昨回應稱是錯誤的決定,令人費解。財政部指標普關注的信貸增速過快、債務負擔等問題,都是信貸評級機構長期以來所持的慣性思維,和基於發達國家經驗對中國經濟的誤讀。

財政部強調,標普將融資平台公司債務全計入政府債務,從法律上是不成立的。按照《預算法》,地方國有企業(包括融資平台公司)舉借的債務不屬於政府債務。

2017年9月21日星期四

新世界考慮推大學畢業生首置計劃

其實新世界都係話研究緊,未有方案,要先解決法律問題,有入息審查及轉售限制,自從林鄭表示下月公佈首置計劃,不少發展商都放風會積極配合,似乎首置方案對未來樓市走向有關鍵影響。

2017年9月20日星期三

晉海開售塞爆APM

日出康城晉海開售,一房單位賣430萬起,貴絕康城站,展銷廳位於APM, 咁APM 同埋接連既天橋當然迫爆,個市癲當然唔駛講,但幾年前都好多人話見頂,結果係愈升愈高。

林鄭上場後有唔少搞作,成唔成功唔知,但配合未來供應增加,美國加息,國內打擊走資。。。。。等隱憂,個市依然續升,而近來話個市見頂既言論又少左,個頂會唔會短期出現呢?

2017年9月19日星期二

傳林鄭建議貨櫃屋作臨時住所

今日傳出林鄭考慮以貨櫃屋(有可能高至10層)作短期解決單位供應不足的措施,如果落實,必須在不影響未來樓宇供應的情況下實施,否則只會加大樓宇供應問題,令樓市更上一層樓。

計劃的好處是可以短期內提供單位予貧窮家庭,如數量足夠,對租務市場會有壓力,租金回報率已很低的香港樓將更失去吸引力,但成效還要看細節。

2017年9月17日星期日

歐洲恐襲常態化

倫敦再受恐襲,市場上無反應,除非有一次大型恐襲,市場才有機會出現恐慌。

歐洲恐襲常態化已經難短暫逆轉,主要是地理因素及基於人道理由接收大量難民及難民第二代在社會被受歧視,生活困難,問題中短期都難解決。


30%銀行職位5年內消失

其實科技發展,傳統職位消失是事實,但同時會有新創職位,但AI 的發展與過去很不同,基本上可取代每一個經營環節。

AI半世紀內各領域超人類 花旗前CEO﹕30%銀行職位5年內消失

人工智能(AI)趨普及,開始與人類爭飯碗。領導花旗集團應付金融海嘯的前CEO潘偉迪(Vikram Pandit)向彭博電視表示,當許多職位趨於自動化,或改用機器人擔任,他對此並不感驚訝。他估計,隨着技術發展,30%的銀行業職位可能在未來5年內消失。根據牛津大學和耶魯大學研究員發表的一份人工智能進化預測,推算在未來45年內(2062年),人工智能有五成機會在各行各業超越人類,進化成高級機器智能(HLMI)。
明報記者 黃展翹
潘偉迪稱,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的發展,讓工作變得更輕鬆,是時候改革銀行的後勤部門。言論暗示業界將精簡人手。德銀行政總裁John Cryan本月初才警告,當機器人接管工作後,大量德銀員工將會失業,尤其是會計。他說,現在德銀有員工像機器人一樣工作,未來我們有機器人像人一樣辦事。在印度金奈市的City Union銀行,已起用了名為Lakshmi的機器人,為客戶解答按揭利率等問題。
德銀:會計部將是失業重災區
去年花旗就發表報告,金融科技令銀行業面臨革新,隨着銀行零售業務趨於自動化,客戶毋須再親身到銀行分行辦理手續,預期銀行業一半分行將在2025年消失。巴克萊前行政總裁Antony Jenkins早在兩年前已估計,金融業的就業人數10年內可能減少達50%。即使情况不大嚴峻,人手也會減少至少20%。
根據牛津大學和耶魯大學研究員綜合了逾350名人工智能(AI)研究員的意見,推算在未來45年內,AI有五成機會在各行各業超越人類。無論是打機、賭啤牌等消閒活動,還是作曲、寫書等文藝創作,以至外科手術等專業領域(見圖),AI也可以做出一番成就。研究員推算,不用120年,AI在2136年有五成機會取代人類所有職業,令勞動力全面自動化。
化身人氣作家外科手術名醫
研究員Katja Grace的團隊表示,未來10年內最有可能實現自動化的任務是機械工作。到2024年,語言翻譯的表現可能超越人類。不過更複雜的創造性工作,例如寫書、研究數學理論,將需要幾十年時間。預計到2048年,AI可成為人氣作家,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到2057年AI更可成為名醫,完成精細的外科手術。即使是AI研究員,面對這種高級機器智能(HLMI)也可能職位不保。學術界預測,他們可能在88年內被機器取代。
研究﹕滅絕人類風險僅為5%
人類對AI前景有不少疑問,例如若AI研發本身可以自動化,AI的進展會否出現爆發式的高速發展?科研人員應怎樣確保AI對人類社會有利無害?Katja Grace的研究,綜合了人工智能研究業者的意見:業界認為,機器學習領域近年有所加快。與北美研究員相比,亞洲研究員的態度更為樂觀,他們認為HLMI能在30年內出現,北美研究員則估計HLMI需74年才實現。研事員認為,當AI足夠強大,就會自己進行AI研究。大部分研究員認為,HLMI可帶來正面作用,災難性風險(例如人類滅絕)的風險僅為5%。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

歐洲成中資收購首選地

由於美國審核中資收購項目趨嚴,中資增加收購歐洲項目比例,成為海外投資首選地,美國最新阻止中資收購晶片商Lattice就是一例,而螞蟻金服收購Moneygram 的交易很大機會被阻止,突然想起超人李嘉誠先生近年沽出多項中港資產,大舉投資歐洲。

2017年9月15日星期五

北韓難返談判桌

美國無意利誘北韓放棄核武及重返談判桌,中國公司被美國制裁以迫使中國壓制北韓,現時只有俄羅斯公開話要透過政治談判解決,南韓及日本與北韓睇唔到有返回談判桌的可能,美朝均強硬應對對方的舉動,而金仔及特朗普都唔係受嚇會妥協。

北韓試射導彈橫跨北海道上空,金融市場似乎無返應,除非金正恩係真癲,攻擊韓日或美國,否則現時情況會維持一段時間。

2017年9月14日星期四

極不同意任志剛人民幣計價及交易的建議

不如香港同國內市場合併算吧😠😠😠

任志剛:港股可引進人民幣計價及交易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的網誌《觀點》今期以「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貨幣金融穩定」為題撰文,表達同時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香港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健全時的挑戰。因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化程度極高,面對外資流入及流出金融體系和港元所產生的波動,會較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所面對的為高,這亦為香港保持貨幣金融穩定帶來較大和不尋常的挑戰。

解決方法可以是投資者及集資者利用港元以外的貨幣,例如他們的本土貨幣來作為交易單位,在香港進行國際金融活動,便不需要承受任何貨幣風險。全文如下:

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基本法》的要求。保持香港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健全是維護大眾利益的重要環節。兩者雖然表面上關係不明顯,但實際上互相影響,需要留心在同時兼顧這兩項重要目標時的挑戰。有見及此,早在九七前已經作出部署,修改了《外匯基金條例》,列明第3(1A) 條「可為保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按其認為適當而運用外匯基金以保持香港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健全」。

我曾指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獨特性,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可以說是最高的。原因是投資者和集資者兩個資金融通的組成部份,都主要是來自境外。現時香港已是內地企業籌集外地資金的首要場地。當內地對資金外流的擔心減退,也讓投資者規範地多走出去,香港亦有望成為外地企業籌集內地資金的重要場地。

在這環境下,挑戰會出現。先從「相對流量」的角度分析:香港是個細小的經濟體,但在香港以港幣作為交易單位所進行的國際金融活動的成交量,卻相對地遠遠大於本地經濟的規模。因此,國際金融活動的流量變化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在貨幣金融穩定方面,是強大和不容忽視的。隨著內地投資者及集資者在資本項目進一步放寬下多走出去,這個差距將會越來越大,隨之而來對貨幣金融穩定的風險亦會增加。

再從「波動性」的角度分析:外地投資者和集資者的活動,不單受香港的各種因素影響,更大的影響會源於他們本土各種不同的變化,包括複雜的地緣政治、經濟及政策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化程度極高,面對外資流入及流出金融體系和港元所產生的波動,會較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所面對的為高,這亦為香港保持貨幣金融穩定帶來較大和不尋常的挑戰。

我曾經說過,要求一個700萬人經濟體的貨幣,為一個13億人屬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內地與外地之間的資金活動,提供融通服務,作為交易媒介,是不切實際的。因此,香港保持貨幣金融穩定所面對的挑戰日益增加,需要小心處理。其實,內地與外地的投資者和集資者,也許亦會關心他們自己利用港元作交易時承受的貨幣風險和進行貨幣對沖的有效性。假如他們有憂慮的話,將會局限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的發展。

這一個貨幣穩定的挑戰需要及早思考,不能等到危機出現才處理。如果投資者及集資者是利用港元以外的貨幣,例如他們的本土貨幣來作為交易單位,在香港進行國際金融活動,便不需要承受任何貨幣風險。現時香港的人民幣、美元及歐元即時支付系統已經運作多年,使用這些貨幣如同使用港元一樣方便。作為處理貨幣穩定挑戰的第一步,除港元外,香港的股票市場可以引進用人民幣計價、交易及結算。此舉亦會有助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跟內地的政策目標一致,還有助香港銀行更有效率地配對他們的人民幣資產和負債。

比特幣插水23%

印像中比特幣有幾次急升急跌的新聞都指與中國政府或國內投資者相關,今次國內大力打擊虛擬貨幣,虛擬貨幣泡沬有機會爆破。

比特幣內地平台月底停止交易 急插水23%

內地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傍晚公佈,將於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比特幣中國報價顯示,比特幣跌幅擴大至23%,跌破人民幣2萬元關口。

第一財經傍晚引述接近上海市金融辦的消息人士稱,市金融辦已經開始對轄內多家比特幣交易平台下達「口頭指令」,關停交易平台,使其退出市場。時間結點定在9月底,口徑從嚴。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則公佈「防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風險提示,指出近年多種虛擬貨幣在一些互聯網平台進行集中交易,涉眾人數逐漸增加,對金融和社會風險不容忽視。

彭博資料顯示,比特幣兌美元價格急速下滑,連環跌穿4000美元關及3500美元關,最多曾跌12%至3428.99美元。截至本港晚上約10時45分,報3560美元,跌8.65%。比特幣兌美元過去兩周累跌27%。

比特幣兌換人民幣價格亦急跌。火幣網資料顯示比特幣兌人民幣從高位回落,最新報2.1688萬元(人民幣‧下同),跌12.41%。另,Coindesk資料則指,比特幣兌人民幣跌幅為14.12%,2.1304萬元。以太幣(Ethereum)兌美元價格急跌逾9%,報248.83美元,最低曾見231.50美元。

實戰派 vs 學苑派

早陣子見到一本雜誌封面講跟經濟學家投資股市輸到破產,咁岩又聽到一個地產投資者講跟學者買樓死得,如果講買樓,幾年前肯衝入市場既都係資深投資者或者有股傻勁或有需要的人,好係多學者或自命精明的人計完一輪後,結論係唔值得買,大學講師有好多models 話你知個價唔合理,跟住邊個係最後勝利者 ?

2017年9月12日星期二

中國樓市「金九銀十」開局不利

筆者認為是否真正降溫不能只看短期,香港樓市也曾有短暫回調,但只是迎來更大的升市。


中國一二線樓市「金九銀十」開局遇冷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房地產市場傳統旺季「金九銀十」(每年9月和10月份)已經到來,但一二線房地產市場仍多處於降溫中,呈現低迷狀態。
  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其上周(9月4日-9月10日)監測的27個主要城市的整體成交同比全線下行,且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降幅高於二三線城市。從總體來看,27個城市房地產成交面積整體同比下降22.1%。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反映出同樣的趨勢。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金九銀十」首周,一線城市整體成交量依然低迷,平均環比下調20%,其中,北京環比下調28%,同比跌幅達到60%;廣州平均環比下調32%,同比跌幅72%;上海環比下調22%,同比下跌27%。

  二線城市樓市環比也出現小幅下跌,包括在2016年活躍的南京、杭州、蘇州、南昌、福州、濟南等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在9月份均有所降溫。三線城市則呈現分化態勢,部分城市成交繼續上升。

  在房地產市場行情分化的背景下,針對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加碼仍在持續。如:湖北國資委日前指出,國企對房地產新增投資持謹慎原則,嚴控風險;北京官方提出,嚴查個人貸款資金違規購房行為,點名「房抵貸」,隨後明確已經入市但尚未銷售的2.3萬套自住房和未來的20萬套自住房都將轉為共有產權住房。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指出,通過對今年1-8月全國樓市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房地產市場基本面保持平穩,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增速已經得到明顯控制,非理性投機也得到有效控制。展望「金九銀十」,樓市調控政策整體不會放鬆,央行堅定抑制泡沫、防範風險的方向不會變,貨幣面還將持續收緊,樓市整體重回「高溫」的機率極低。

  不過,張波也表示,從個別城市來看,如上海、寧波、福州、重慶、杭州、武漢等低庫存量城市,新房的供應不足可能增加房價反彈動力,馬鞍山、九江、茂名等去庫存效果明顯的三四線城市也可能面臨消化周期快速變短,供求緊張的局面。

拉加德指中國中期金融風險有所上升

筆者認為,中資企業及人民在國內外都瘋狂出價買資產,風險其實係一環扣一環,一出事好難搞,而大家千萬不要迷信中央有能力應付,大家記起幾年前大時代期間中央愈出手個市愈跌的時候嗎 ?

拉加德指中國經濟在信貸強勁增長中期風險上升

正在北京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談論中國經濟,指早前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至百分之六點七,是基於環球增長動力增加,以及中國政府採取適當政策務求達至增長目標,經濟轉型和多方面改革取得成果,並積極降低金融風險;但拉加德指出,雖然短期風險有所下降,但在信貸強勁增長下,中期風險有所上升,需要當局持續改革。拉加德出席「1+6圓桌會議」後表示,環球經濟現時受惠於中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改善,相對過去十年呈現較好形勢,但仍有陰霾,容易因為部份國家的政策不確定性和保護主義影響下脫軌,除了採用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工具外,更需要結構性改革。

同場出席會議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同樣警告,環球經濟復蘇勢頭,面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和金融市場可能崩塌的風險。

2017年9月11日星期一

39%租盤過2萬

報道指現時39%租盤租金過2萬,對一般打工仔真係好難頂,近年只好愈租愈細,近期身邊有幾位友人決定把錢放在裝修上,一家大細搬回與獨居長者居住,因為租金太貴,超出晒負擔,而且照顧長幼地區選擇有限,唔知係個別例子定會成為趨勢,話唔定租務需求會下降。

香港重奪全球第三金融中心 上海北京入十大

似乎香港和新加坡地位被北京上海取代將不會太久,而香港多方便與中國體制接軌,短期內的確對香港有好處,但同時被上海北京取代的機會也愈來愈大。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香港壓新加坡重奪第三

英國智庫機構Z/Yen公布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結果顯示,英國倫敦以780分蟬聯全球最佳金融中心寶座,似乎未有受「脫歐」影響,至於香港則以744分,險勝742分的新加坡,再次躋身三甲。

雖然國家排名差異不大,惟評分均見跌幅。繼續成為全球最佳金融中心的倫敦,評分較上次微跌2分;紐約以756分緊隨其後,但評分已急跌24分。至於香港及新加坡亦分別下跌11分及18分,令香港得以險勝2分,重返三甲。

值得留意是,雖然上海及北京評分亦見下跌,但上海排名卻急升7位至第6名,北京同樣擢升6位至第10名,兩大中國城市均首次躋身首10名。

是次排名有五大評核基準,分別為營商環境、人才資本、基建、金融發展及聲譽,而香港在首四個範疇均排名第三,隨倫敦及紐約之後;而聲譽更超越紐約,排第二。報告引用位於新加坡的私人投資銀行董事指,北京嘗試加強對香港的監控引起大眾憂慮,但認為香港原本擁有的能力(strengths)、流動性(liquidity)及忠誠度(loyalty)亦不容忽視(wouldn’t write it off)。

羅傑斯睇好中國未來20年的旅遊業

商品大王羅傑斯係中國大好友大家都知道,近日就表示相當看好中國未來20年的旅遊產業,中國富起來,無論在國內或出國旅遊的人次都大增,而且開始着重旅遊品質而非購物,筆者對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看法也非常正面,問題是如何從中挑選到優質的企業作投資。

2017年9月10日星期日

傳內地關比特幣交易平台

繼暫停所有ICO 項目後,內地再出招,比特幣短期內累跌兩成,上次比特幣跌又係同內地有關,似乎好多人用比特幣試圖避過監管,今次唔知係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的投資良機,還是泡沫爆破的前奏呢!

2017年9月8日星期五

電訊商劈價 勢影響盈利

其實個劈價 潮係由香港寬頻推出流動上網計劃開始埋下伏線,當時包括筆者在內很多身邊朋友都轉左台,每個月慳唔少,即係話香港寬頻從中搶左唔少客,但近日其他電訊公司開始反擊,而且反擊並不限於流動上網股務,而香港電訊公司提供的各項電訊服務都基本難以靠減價增加滲透率,即大家買入電訊公司的股票時,去年的財務表現參考作用好有限。

阿信屋母企賣工廈單位救亡

過往不少公司都因過度擴張出事,今次759阿信屋都係,重啟電子元件製造業務表示零售業務不被看好,但重啟舊業務又能否取回舊客戶或成功找新客戶也是疑問,現時公司實在是陷於兩難局面。

 阿信屋母企賣工廈單位救亡

59阿信屋母企CEC國際(759)宣佈將出售觀塘一工廈單位,套現5,200萬元,交易於今年12月6日前落實。集團解釋,過去購入物業作營運用途,但考慮到已終止該物業營運並於今年4月出租,故此售出並降低集團負債及用作一般營運資金。該物業於2015年4月時以4,280萬元買入。

套現5,200萬減債

今次交易套現5,200萬元,雖為集團減輕負債,但翻查資料,截至今年4月底止,CEC國際銀行借貸額為6.09億元,按年跌10.3%,資本負債比率為52%。該公司稱,年內成功爭取與主要銀行重續銀行融資,今年4月向一間銀行爭取到3年期有抵押貸款6,000萬元,而未動用的銀行融資額逾3億元,亦不察覺主要銀行有意撤回融資或要求提前償還借款。
CEC國際去年全年虧損擴大至5,000萬元,其中阿信屋業務全年蝕近3,000萬元,老闆林偉駿在公告上認低威,指「集團創下38年來最差業績,負責營運之創辦人深感歉疚」,為救亡,林偉駿更有意重啟電子元件製造業務。

2017年9月7日星期四

中國外匯儲備連升7個月

明顯中國外匯儲1連升7個月,主要原因是不斷加大對防走資的政策,連帶人民幣匯價都走強。

大家開始對中國走資問題防下心頭大石,但中央的取態將十分重要,加強力度,維持現有力度,還是在國內走資風險舒緩下,慢慢放鬆防走資的相關政策呢 ?

2017年9月6日星期三

新港人首置計劃或能令樓市降溫

特首表示下月公佈新港人首置計劃,為從未擁有物業及不合資格申請居屋的香港永久居民而設,計劃可吸納一部分現時走去買豪華擋房既市民 ,而且係一個需求及期望管理既工作,當然成效要看細節及供應量。

不過,計劃最終有可能刺破樓市大泡沫。

2017年9月5日星期二

買樓出租最大風險是物業成為兇宅

一對公務員夫婦租住的單位因兩人感情出現問題,丈夫殺死妻子後掟都妻子落樓,自己再跳樓身亡,最少三個單位成為兇宅,而公務員是不少業主認為的低風險客,雖然相類事件不會經常發生,但就是最大的投資風險,這點大家投資前都要考慮。

內地封殺ICO 虛擬貨幣大跌

內地封殺ICO是意料中事,早前也有不少報導表示國內或會因ICO 衝擊金融安全,但並不代表虛擬貨幣長遠發展會受阻。

內地封殺ICO虛擬貨幣蒸發2,574億

首次代幣發行(ICO)今年在內地火速成長,成為另類集資渠道,不過騙案眾多,中央7個部門昨發聯合公告,批評ICO屬非法集資,須即時停止,消息令全球虛擬貨幣價值急瀉,市值蒸發330億美元(約2,574億港元),以太幣瀉逾13%。

所謂ICO,即融資方透過發行具區塊鏈技術之代幣,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代幣不但可直接運用在企業平台上,本身投機性亦非常高,具升值潛力。

不過,昨日人民銀行、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中銀監、中證監、中保監發聯合公告,批評ICO屬非法公開融資,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嚴重擾亂經濟金融秩序。

比特幣跌4% 以太幣瀉13%


通告又指,昨起各類ICO活動應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作出清算及退還等安排,保護投資者權益。對於違法ICO交易平台,將關閉其網站及應用程式(App),

並將App在應用商店下架,吊銷營業執照。

今年虛擬貨幣迎來大牛市,內地火熱的ICO活動屬原因之一。據Coinmarketcap數據,本周六虛擬貨幣總市值1,800億美元,截至晚上9時僅1,470億美元,蒸發近330億美元,當中比特幣跌4.4%至4,329美元,以太幣則急瀉13.6%至293美元。

有從事內地ICO業內人士指出,是次中央政策嚴苛,未來會主力發展海外ICO項目,但接觸內地投資者難度料增。本港ICO個案不多,由香港公司Block.one發行的EOS,昨因消息急瀉24%;至於另一間由港企發行的OAX幣近月亦籌近1,875萬美元,尚未見二手市場。

2017年9月4日星期一

美國必須認真回應北韓核試

美國對住北韓試射導彈甚至核試,似乎特朗普得把口話會開戰,北韓一直用軍事威脅拎國際援助,但中美兩個都開始唔受北韓威脅手段,核武係一個美國唔肯出手的原因,而北韓無天然資源,未能從開戰中得利益又係另一主因。

不過,金正恩真係開始玩過火,打北韓係遲早既事。

如果真係打北韓,中國同南韓將首先預到難民問題,而日本也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南韓和日本可以話長遠將身邊一個計時炸彈引爆左,而中國將失去一個對美國軍事的緩衝區,可以肯定美日必派出軍作維和部隊。中國邊境將由一個性格反叛的朋友,改為存有敵意的人(未必是敵人,但也不是朋友)。

對周邊國家及美國,重要的考慮是如何避免核戰,發動內部政變並配合美軍斬首戰似乎是唯一可行方法。如果靠正規軍,美國也顧忌北韓用核武,即使北韓技術可能有問題,但一旦使用,核污染對周邊盟友及參戰美國受的傷害,特朗普將承受一定程度上的國內外政治壓力。

大家投資前,應計算東北亞中短期爆發戰爭的風險。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美國近期可能影響全球局勢的舉動

美國近期有三項舉動,將影響全球局勢:

1. 關閉俄羅斯領使館

俄羅斯外長已表明會有報復措施,而關閉領使館並非小事,特別涉及兩個軍事強國。

2. 批出墨西哥邊境圍牆合約

雖然只是批出合約給四間公司探討較佳設計,但表明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向前邁進一大步。

3. 對中國啟動301條款調查

調查的目的是確定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法律或政策是否歧視美國企業。美國最期望中國能管好北韓,但金正恩明顯已經不聽從中國的說話,配合特朗普的保護主義及最近批出墨西哥邊境圍牆合約,相信對掘起中的中國進行打擊並不出奇。

2017年9月2日星期六

聯想117億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

似乎瘋狂收購未有因中央早前的政策而停止,而是收購其他中央未被禁項目,不過今次聯想收購歐洲銀行,筆者認為非可取,一來科技產業才是聯想強項及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二來跨業收購面對不少風險及難管理及企業文化問題。

2017年9月1日星期五

要股樓冧 前題要個市夠瘋狂

個人認同如下文所言,個樓市真係好瘋狂,但股市就未去到升到你唔信的地步,但如果股市樓市一起冧,相信會係一個轉折點,到時資産價格會向下,可能大家會期望中央救市,但首先要大陸經濟唔出事,喱樣好難講。第二係中央會唔會插手,我相信短期內唔會,除非資產價格跌到香港民怨四起,特別係樓市,一來中央想防國內走資,二來樓價升到民怨四起,國內自己都打擊緊樓市泡沬,中央知道泡沬係大問題,而且中央大可在香港真係出現大問題先出手,一來減少爭議,二來帶出中央對香港重要性的信息。

財經評論:股樓冧市在後頭?

還記得這個「10年一劫,逢7必跌」的魔咒嗎?之前有87股災,97亞洲金融風暴,雖然2007年港股直通車,恒指高見31,958點,但其實是為大冧市埋下伏筆,港股由牛轉熊,翌年更發生08金融海嘯。你可能會問,今年非常好,股市樓市交投暢旺,有甚麼問題呢?

沒錯,股市連升8個月,樓市交投氣氛熾熱,地價亦屢創新高。以上情況,不是跟1997年及2007年很相似嗎?股市樓市都衝上高位,市場氣氛極度熾熱,完全忽略了危機意識,這才是真正危險的地方。

大家都有聽過「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先說股市,當逢大升市,「全民皆股」,連唔識炒股票都會小試牛刀,有些人更會「瞓身」,每一次大升市都很容易出現這些情況。儘管歷史告訴你,每一次連「盲毛」都入市,相信大升市「氣數已盡」,即是說,股市要「升到你唔信」,先容易吸引全世界目光,全世界「瞓身」入場,就是最危險的時候。雖然筆者認為現時仍有「水位」,但相信是轉勢、冧市的伏筆吧。

樓市方面,近年出現大量慈父慈母,幫仔女上車,畀首期是「基本」,甚至將自己的物業加按,極端情況更會幫仔女供樓,你可能會說,「大勢所趨」、「做人父母冇辦法」、「潮流係咁冇辦法」,沒錯,有能力full pay當然沒問題,但就是這種風氣,有沒有能力都爭相幫仔女上車,呎價超過兩萬元,百幾呎的劏房都「爭崩頭」,真的合理嗎,真的沒有問題嗎?歷史總是重覆及殘酷,希望大家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