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即將於2025年8月1日對多個小型經濟體實施新的關稅政策,此舉被認為是華盛頓針對全球貿易秩序的一次重大調整。美方計劃針對拉丁美洲、加勒比海、非洲等地的部分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宣稱此舉旨在提振本國製造業並縮小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
根據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的說法,即使這些國家未來有意與美國重新談判關稅條件,在新政策正式生效後仍須開始繳納關稅。這顯示美國並非完全關閉談判的大門,但強調任何貿易優惠將以公平與互惠為前提。
此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美國不僅針對小型經濟體,也要求其他大型貿易夥伴如歐盟、加拿大與墨西哥在特定領域開放市場或支付更高的“公平關稅”。儘管美方強調政策目的是重振製造業,外界普遍擔憂此舉可能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特別是對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造成壓力。
若這項政策如期實施,將對出口依賴度高的地區產生一定的間接影響,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高度互聯的情況下,一國所面對的貿易障礙可能會波及整個地區的商業活動。
這場關稅風暴,也許只是美國重構全球貿易規則的起點。是否會引發新一輪的貿易戰,仍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地緣經濟逐漸變得更加排他與競爭的今天,所有出口國都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外部環境。
對於將被徵稅10%的小型國家,相信大部份都不具備談判籌碼,尤其貧困小國,大部份國民根本無力消費美國產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