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股終止連跌四年
港股在2024年先跌後升,全年恒指上升約18%,結束了連續四年的跌市。
2. 樓市撤辣
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放寬樓市限制,樓市在撤辣初期顯露曙光,但無以為繼。
3. 新股市場
新股市場回暖,全年有61隻新股上市,集資790億元。
4. 財政赤字
香港政府預計2024年的財政赤字將達到1000億元,主要由於賣地和補地價收入大幅下滑。
成立目的: (1) 希望能夠達到財務自由,並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及交流,將來亦可回顧及檢討自己在財務自由之路的對與錯。 (2) 分享從閱讀得來,成功達到財務自由的經驗,在財務自由之路上事半功倍。
1. 港股終止連跌四年
港股在2024年先跌後升,全年恒指上升約18%,結束了連續四年的跌市。
2. 樓市撤辣
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放寬樓市限制,樓市在撤辣初期顯露曙光,但無以為繼。
3. 新股市場
新股市場回暖,全年有61隻新股上市,集資790億元。
4. 財政赤字
香港政府預計2024年的財政赤字將達到1000億元,主要由於賣地和補地價收入大幅下滑。
經常說新加坡已經取代香港地位,尤其香港金融市場近表現一般,但以新加坡2024年的股市表現,似乎新加坡表現不似預期。
新加坡今年只有4隻IPO,創逾10年新低,集資約3100萬美元,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公司數目跌至約617間,創20年新低。報道指,新加坡今年得4隻IPO,遠遜於馬來西亞46隻、印尼39隻和泰國28隻,僅較菲律賓多1隻,該4地的集資額共約1.97億美元。
新加坡上市公司數目由2013年高峰782隻,減至今年10月617隻,減少165隻或21.1%,為2004年以來最少。報道指,企業普遍選擇海外上市,如SHEIN 擬於倫敦招股,潛在市值約500億英鎊,Grab及Sea到美國上市。投資銀行指,全球不確定性令今年上市公司數目大減,冀積壓需求下,預期帶動明年IPO。
新加坡財政部第二部長徐芳達表示,新加坡將進行「大膽改革」,重振股市,取消過時規則,鼓勵高質量公司上市,提高流動性。
新加坡周邊國家均積極發展本土金融市場,鼓勵重點企業在當地上市,從而減少新加坡作為東南亞企業上市的吸引力。
此外,新加坡投放大量資源在創新企業,但在新加坡上市的卻寥寥可數。香港近年投放大量資源在初創企業,香港應從新加坡吸取經驗,制定政策吸引成功的本地初創獨角獸企業在香港上市。
夜繽紛廟街夜市一週年,商販指生意跌5成,每日約5千至6千訪客,主要都是旅客。
其實夜繽紛舉辦初期,除遊客外,亦吸引大量港人光顧。不過,夜市對本地市民吸引力有限,難以長久吸引港人光顧,亦令場面比較冷清。
這些由政府推動的活動,由於政府對商業營運欠經驗,比較難持久。如需要刺激銷情,吸引本地人及旅客,商界需要有更多角色。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本田、日產及三菱3間日本車廠合併後,將成為僅次於豐田汽車和德國福士汽車的全球第三大汽車聯盟,以應對中國電動車車廠急速冒起和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潛在關稅的挑戰。
以往日本汽車以價廉物美搶佔不少歐美車廠的市場,歷史在不斷重複,現時中國車廠已成為不少買家考慮選購中國汽車,尤其在新興市場更加佔據主導地位。
今次日本車企合併前景,可參考歐美車企過往合併後的表現。
特朗普最近威脅歐盟增加從美國購買石油和天然氣,以減少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逆差。他警告說,如果歐盟不這樣做,美國將對歐盟徵收更高的關稅。這一舉措旨在縮小美國對歐盟的貿易逆差,並促進美國能源出口。
特朗普將繼續他的美國優先政策,而且今次任期將無須考慮連任問題,但美國的傳統盟友會否被迫到一個決裂的臨界點呢 ?
不過,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要與美國決裂的經濟及政治代價太大,除非相關國家國內民意太大,否則盟友會傾向交幾年保護費。
據信報報導,新世界發展(00017.HK)最近因違反貸款財務指標,向銀行尋求豁免。這次違反的原因是其淨負債佔資產比率超過100%。由於這一消息,該公司的股價連續下跌。
集團負債高企,正努力出售資產減債,但路途十分崎嶇,但家族企業周大福實力雄厚,相信能捱過難關。
新地(0016.HK)旗下啟德「天璽.海」項目於11月22日售出一伙四房戶,單位實用面積2,196呎,成交價超過1.19億元,呎價54,330元,買家為RISING FLEET LIMITED,董事包括鷹君(00041.HK)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羅嘉瑞,以及其子執行董事羅俊謙等相關人士。
樓市雖然仍吹淡風,但近期出現個別大額成交,亦有摩貨賺錢個案,反映樓市有實力買家正開始入市。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稱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為「加拿大州長」。特朗普在他的社交平台上發文說,很榮幸與「加拿大州長」杜魯多共進晚餐,並期待再次見面討論關稅和貿易問題。
特朗普未上任已經四面樹敵,即使傳統盟友都被他玩弄,他的第一任任期已經體驗過,而現在未上任就比之前更狂妄。
倚仗著美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及領導全球的軍事力量,他的瘋狂會令美國再次偉大? 還是霸業終結者 ? 相信要一段時間觀察,因為他的政策一反大家(甚至是專家)的認知。
最近有報導指出,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監管機構要求投行加快協助中資企業在香港上市。這一舉措旨在促進海外募資,重振中國經濟。另一方面,亦有助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並助香港改善經濟及財赤。
不過,現時香港股市低迷,現階段上市估價偏低,且香港近年集資金額均被其他市場超越,尤其特朗普上任在即,外資或有顧慮。
其實特朗普明白美國退出北約,對美國國際影響力會帶來影響,也明白歐洲國家害怕美國退出,故此希望能藉威脅獲得更多資源或減少支出。
縱觀現時情況,歐洲比美國更需要對方,而北約其他成員也不會在現階段投向俄國懷抱。不過,如有朝一日歐美勢成水火,人民選擇投向俄羅斯懷抱,或許會有一天出現。
政府最近發行的基礎建設零售債券認購不足,最終認購金額約為178.5億元,低於目標的200億元。這次認購人數約為12.8萬人,是政府自2011年發行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以來首次出現認購不足的情況。
政府發言人表示,這次認購不足可能與近期股票市場活動活躍及市場對未來減息預期轉變有關。雖然如此,政府仍強調基建債券提供穩定回報,並且有助推動基建項目發展。
個人認為香港近期股市難言活躍,除非政府所指的是外圍股市活躍,我認為最關鍵原因是特朗普當選後,市場對減息預期降溫,而且近日銀行亦上調定存利息,因此基建債吸引力大為下降。
投行Bernstein 估比特幣明年底見20萬美元,比特幣今輪急升,相信“估”值會愈來愈高,唱反調好易錯,要出名又易中,只有愈估愈高,愈估愈跨張,又或者大唱反調,但估錯風險很高。買與不買,自己決定,投行報告作用不大。
南韓國會通過緊急議案反對戒嚴,總統尹錫悅在戒嚴令實施6小時後解除,而尹錫悅所屬政黨年初選舉失利,失去國會控制權。
事實上,尹錫悅近期受妻子貪腐影響,加上經濟低迷,在面對彈劾壓力下突然實施戒嚴,而且6小時內閃電解除戒嚴令,反映出尹錫悅已無計可施。
不過,今次事件後,相信尹錫悅的總統生捱恐快將完結,而往後會否成為另一個需入獄的總統呢?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反對黨的政治取向與現政府南轅北轍,未來東北亞的局勢或有大改變。
深圳居民恢復一簽多深圳行,並擴大至非戶籍居民。
其實一週一行與一簽多行,我認為最大分別是在聖誕等節日檔期,可吸引居民在這段期間多次來往消費,但同時需留意是否會導致即日往返的旅客增加,反而對酒店業帶來進一步衝擊,還是刺激留港過夜旅客呢?
由於措施剛實行,且聖誕檔期並非國內公衆假期,這段時間外遊一般是預早計劃今年聖誕檔期可能未能反映措施實效。
最近,兩大快餐集團大家樂和大快活的業績都出現了倒退。
大快活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半年內,淨利潤下降了57.3%,僅為1552.1萬港元。收入也略微下降了0.3%,達到15.5億港元。這主要是由於香港消費習慣的改變和餐飲業面臨的長期結構性調整。
大家樂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預計截至2024年9月底的六個月內,純利將按年下跌不超過30%。這反映了消費疲弱和境外消費習慣增加對業績的影響。
這些數據顯示,香港的餐飲業正面臨嚴峻挑戰,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和市場需求正在發生顯著變化。
以往經濟差,快餐店被視為窮人恩物,而且舖租等經營成本也會隨之下降,但最近兩大快餐集團的業績,反映香港餐飲市場出現根本變化。
根據香港歐洲商會主席Iñaki Amate的說法,目前人工智能(AI)在歐洲的勞動力中僅佔10%¹。然而,預計到2033年,這一比例將超過70%¹。這顯示出AI在未來十年內將大幅影響各行各業。
無論AI 如何影響未來勞動力市場,這個趨勢都難以逆轉,只好面對和擁抱,學習與AI 應用求存的工作。
近年香港人逆向回國內購買日用品,而內地人來港購買日用品的價與量俱大減。
國內衛生巾近日出現質量問題,有內地居民來港購入大量衛生巾,但暫時未見成為大趨勢,而相信這個情況不會持久。
本港零售業應在這個短暫的時期重塑自身品牌,相信可吸引本地居民留港消費及吸引部份內地居民來港購買日用品,但國內旅客來港購買日用品的零售市場,肯定難以回到高峰,而且遊客過度購買日用品,亦非健康現象。
根據最新的報告,香港在全球億萬富豪最多的城市中排名第二。目前,香港擁有107位身家達到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億萬富豪。這一數字僅次於紐約,紐約擁有144位億萬富豪。
不過,受俄烏戰爭影響的莫斯科,竟然排第五,有77位億萬富翁,反映戰爭對超級富豪影響有限。
當大家對香港前景悲觀,富豪仍然匯聚香港。不過,香港貧富懸殊一向嚴重,極富裕階層與基層的鴻溝真的很巨大。
最近內地平價超市HotMaxx 在香港開業,原本以為會小試牛刀,睇下市場反應,但據網上群組顯示,HotMaxx 正以急速擴張形式開拓市場。
翻查資料,原來HotMaxx 成立不足4年,3年已開800間分店,下年還預計會進軍大阪。近年內地經濟及消費力轉差,平價超市正好迎合市場需要。
對香港零售市道影響,最直接是主要競爭對手生意會減少,但香港租金高昂,唔知平價策略是燒錢擔市場,還是真的有利可圖。
最近有買家一口氣買入兩個劏場舖位,每個15萬,30萬就可以買到兩個舖位。
今次成交位於著名死場首都廣場,前身為DNA Mall, 2013年由劏場大王尹柏權拆售,買入的小業主都蝕入肉,兩個舖位原業主2013年以合共895.8萬購入,蝕近97%,而劏場勁蝕並非個別例子。
假如香港未來市道好轉,再興起劏場拆售,記緊千萬不要沾手。
今天,香港股市在八號風球警告下首次正常交易,半日成交額達到814億港元。恒生指數今早低開197點,雖然一度上升36點,但截至中午仍下跌173點,報19649點。
這次交易安排是港交所自今年9月23日實施「打風不停市」措施以來的首次實施。這意味著即使在八號風球或以上的颱風信號期間,香港證券市場仍會保持運作。
香港政府從股票交易中獲得的稅收主要來自於印花稅。股票交易的印花稅率為交易金額的0.13%,而且是買賣方均需支付。因此,今天半日814億港元成交額將產生約2.12億港元的印花稅收入。
馬亞木家族最近以約1.04億元出售了中環中心27樓的兩個單位。這些單位的成交呎價約為2.05萬元,比2017年購買時的平均呎價3.3萬元下降了約38%。新買家是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投資者。
當年(2017)年長實以402億沽出涉及75%樓面業權,平均呎價32921元,當年很多大孖沙笑誠哥走寶,今日證明誠哥都係眼光最好,大部份接貨的都蝕錢。
市場傳出藝人DaDa 陳靜於2022年以2288萬購入的利奧坊・曦岸撻大訂,蝕逾百萬離場。
2022年購入,市場氣氛持續低落,如果發展商唔追差價,絕對有理由撻訂,但早前發展商追差價事件前車可鑑,唔知今次DaDa 會否被追差價。
話說回來,近日撻訂新聞都不少,減息似乎無助樓市回暖,尤其特朗普即將上任,美國很大機會加強打壓中港經濟,投資者都不敢抱樂觀態度。
Steve Madden 計劃大幅減少從中國採購商品的數量。這是因為擔心特朗普正式上任美國總統後,美國政府可能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的60%關稅。具體來說,Steve Madden 預計將減少40%至45%的中國採購量,並將更多地從越南、墨西哥、巴西和柬埔寨等地採購。
這一舉措是為了應對潛在的關稅增加,並確保供應鏈的多元化。商人正為這個已公開的潛在風險作出策略調整,估計將陸續有來。不過,特朗普政府並非只加中國關稅,即使多年盟友也難逃一劫,故對中國實質影響有待驗證。
雖然西岸未有結果,西岸是民主黨票倉,但按現時情況,特朗普很大機會重返白宮。
香港樓市仍無起色,上車屋苑荃威花園近500呎兩房僅售282萬,呎價不足6000元。
近日報導指國內客對港樓興趣增加,但真金白銀托起香港樓市就言之過早,而且他們即使入市,上車盤也非首選。
不過,荃威花園位置較偏離荃灣市中心,交通不便且樓齡較舊,買家在淡市選擇較多時,上車屋苑的吸引力除了價位較低外,必定是其他條件不理想,淡市時上車屋苑業主只好劈價求售。
日本衆議院選舉,執政聯盟大敗,15年來首次未過半數,石破茂或成二戰後最短命首相。
照現時情況,即使現執政聯盟最後能繼續執政,早前的政策勢必要作出調整,而且施政將受到很大制約。
加拿大面對物價高脹的政治問題,政府一直都未能解決,尤其房價飊升至本土加拿大都叫苦連天,早前亦延長外國人買樓禁令,但根本問題仍是供不應求。
加拿大每年吸納大量移民人口,房屋興建量遠遠追不上需求,現在計劃減少吸納移民,算是為加拿大火熱樓市降溫走進正確一步。
近年不少投資KOL 及海外地產代理都大力推薦投資阿聯酋房地產市場,感覺上無得輸,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杜拜及阿布扎比,還有大家可能較陌生的拉斯海瑪。
阿聯酋地產入場費唔算好平,咁當然係賣前景,但問題係大家有無做足功課,市場係咪真係咁高租金回報,係咪難出租,二手物業係咪容易出售套現,維修支出......, 我不是叫大家不要投資阿聯酋房地產,但大家不要一面倒相信代理和KOL 呢!
還記得曾經火熱的泰國、柬埔寨、越南.....問題在熱潮過後就會浮現。
原來剛過去的黃金周假期,內地虎媽跟團隨旅行團參觀新加坡的大學,令新加坡的大學要作出相應措施。
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就限制遊客進入旅飲區和其他場所,而華南理工大學就開始對旅行團收費。
其實,反正擋不住遊客,不如索性為大學開源,亦為香港增加一個另類旅遊景點。
此外,反正要吸引高才來港,可辦一個由幼稚園到大學的一條龍參觀活動也未為不可。
中國財政部舉行發布會,將加大力度應對地產及地方債務等風險,但沒有立即給出增量政策的具體規模和落地時間表。
由於地產及地方債是現時中國經濟最大隱憂,今次相信由一次性由中央集中處理地產債務及希望地產市道回穩,但問題是當中央協助解決地方債,地方政府會否再度過度揮霍。
特朗普以往在競選時經常挑戰拜登,希望進行辯論,但拜登退選,民主黨換上副總統賀錦麗參選,特朗普第一場選戰就敗陣。
現在,特朗普拒絕與賀錦麗再進行辯論,而他過往經常攻擊拜登的年齡問題,現在反成自己弱點。
美國大選將至,勢必影響環球局勢及股票市場,大家留意是否有機會。
隨著未有進一步刺激經濟救市措施,中外上市的中資股大幅回落,熱潮來得很短暫。
早前救市措施消息一出,中資股急彈,但很多公司管理層及大股東借機會減持,反應這些企業核心領導在中國股市多年低迷下,見股價急彈就趁機套現。
中央高調救市,但暫未有驚喜及可持續的救市政策出台,相信中央擔心措拖過急,反而曇花一現,相信措施會陸續出台。
以色列攻擊黎巴嫩真主黨總部,真主黨今天證實領袖納斯魯拉遇害身亡。
有評論指納斯魯拉身亡,將重挫真主黨。不過,過往在歷史顯示,真主黨或會有更激進的領袖上台。此外,有報導指伊朗或直接派軍到黎巴嫩增援,若伊朗直接參與今次衝突,或會令戰事進一步擴大。
三星電子位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清奈市附近的家電工廠,目前正遭遇大規模罷工。這次罷工已經持續了三週,參與人數超過1500人,占員工總數的90%。
罷工的主要訴求包括:
- 加薪:員工要求將薪資提高25%-30%。
- 減少工時:希望每週工時縮短至35小時。
- 職位世襲:要求在員工身故後,職位可以由家屬繼承。
目前,勞資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中,尚未達成協議。據資方指工人薪金是同區工人的1.8倍,而最不合理的要求是職位世襲,相信事件對印度意欲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宏圖大計有很大影響。
市傳行政總裁鄭志剛被撤換,由原首席營運總監馬紹祥接任。
新世界發展(0017)早前發盈警最多蝕200億,鄭志剛或許因此下馬,值得一提是今次市傳接任人為馬紹祥,並非鄭氏家族成員,或許此舉是為淡化企業內家族色彩。
香港跟隨美國減息,發展商加快推盤,但定價仍是開心價,反映發展商以套現先行,賣價難以進取。
由於發展商積壓大量庫存,套現為首要任務,尤其負債比率較高的發展商,或有資金壓力。
一手開心價推盤,二手小業主當然難心雄,樓市仍然未見起息。不過,近年政府賣地表現欠佳,將會反映在未來新樓落成量,未來供應將顯著減少。
當然,如果政府只求建屋數量達標,不理負資產或破產數字顯著上升,將流標土地用作公屋或資助出售房屋用地,未來建屋量仍可維持,只是修定公私營房屋比例。
近日,鄧成波家族以約4.1億港元出售了觀塘駱駝漆中心,這一價格較其2014年購入時的10.8億港元大幅貶值逾60%。這座樓高七層的銀座式商廈,總建築面積約85,116平方呎,曾在2017年市況熾熱時以28.8億港元的意向價放售,但未能成功。
據市場消息,伯恩光學的創始人楊建文或其相關人士可能是此次交易的買家。楊建文今年已多次從鄧成波家族手中購買物業,包括以1.5億港元購入駱駝漆大廈地廠。
楊建文近年頻頻購入觀塘區物業,由於伯恩光學有盈利支持,楊氏可大舉壓價入市,這正是現金流的重要性。
利嘉閣為獨家代理的「One World Road」首3名買家送出「冰島雙人9日8夜極光之旅」,每個名額價值6萬。
發展商盈信控股代表游國輝早前表示計及項目地價及各項成本,首批單位一定蝕本。單位面積460平方呎,扣除折扣後最平單位都賣984.87萬。我一直懷疑,買樓請你去旅遊其實有幾大作用,可能純粹吸引買家眼球,畀大家知有這個樓盤推出,實際影響買家決定入市的作用,應該係無。
長實(0113)執董趙國雄於電台節目上指,估計下周美國聯儲局將減息四分一厘,而且計及建築成本、地價及合理利潤,目前一手樓價基本企穩。
當然,我們還要看長實未來推盤開價。不過,理論是沒有錯的,但還是要看發展商的資金壓力,是否需要割肉保命,劈價求售。近日有些新盤決定轉賣為租,相信發展商又不是完全看淡樓市,但選擇轉租而不是劈價,相信資金壓力不是太大。
湯文亮近日指業主劈價賣樓代表看好樓市,因為看好之前開價才會過過,才有現在劈價。
以我理解,市場上總有人看好有人看淡,亦有人睇岩市有人睇錯市,如果劈價係看好,都是過去式,證明當日看好係睇錯市。
Seven & i正式拒絕了Couche-Tard上月提出的涉資385億美元收購建議,而Couche-Tard不排除敵意收購。
其實,從Seven & i 在傳出收購消息起的舉動,拒絕收購是意料中事。
香港很多樓盤都會附有商場配套,可以滿足住客日常生活,這也是很多新盤標榜的賣點。
不過,如果你買的新盤規模不大,屋苑附設的商場可能會成為死場,尤其第一批租客完約離場後,難有新租客承租,屋苑密度愈低,成為死場風險愈高。
如果貪生活便捷,直接買入舊屋苑,如果真的要買新盤,最好選大型項目,而且交通方便,當然一分錢一分貨。
現在樓市一潭死水,選擇很多,當然這個時間是否入市時機就另一回事了。
香港不少投資者喜歡買日本樓,一來是價格低,二來是喜愛到日本旅行,但到底日本樓是否值得投資呢 ?
樓市走勢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經濟狀況、利率、政府政策、供應和需求及外部因素。當中抽出需求一項,人口增長和人口結構對需求有關鍵影響。
以下是日本過去30年的人口變化,這些數據顯示了日本人口在過去30年中的變化趨勢,特別是自2010年以來,人口持續減少的情況: |
| ||||||||||||||||||||||||||||||||||||||||||||||||||||||||||||||||||||||||||||||||||||||||||||||||||
---|---|---|---|---|---|---|---|---|---|---|---|---|---|---|---|---|---|---|---|---|---|---|---|---|---|---|---|---|---|---|---|---|---|---|---|---|---|---|---|---|---|---|---|---|---|---|---|---|---|---|---|---|---|---|---|---|---|---|---|---|---|---|---|---|---|---|---|---|---|---|---|---|---|---|---|---|---|---|---|---|---|---|---|---|---|---|---|---|---|---|---|---|---|---|---|---|---|---|
年份 | 總人口(百萬) | 0-14歲人口比例 | 15-64歲人口比例 | 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 |
1994 | 124.0 | 15.9% | 69.1% | 15.0% |
1999 | 126.5 | 14.6% | 68.1% | 17.3% |
2004 | 127.8 | 13.9% | 66.8% | 19.3% |
2009 | 127.5 | 13.5% | 64.3% | 22.2% |
2014 | 127.1 | 12.8% | 61.3% | 25.9% |
2019 | 126.2 | 12.2% | 59.5% | 28.3% |
2024 | 124.1 | 11.8% | 58.0% | 30.2% |
近日多宗業主入稟追討欠租個案,當中不乏知名租客如:金記冰室、嘉禾戲院、Pure Fitness, 謝瑞麟.....等。
市道轉差結業,如果大家投資收租股,自己定一個折扣,盈利/派息後仍合胃口才投資。
華潤隆地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一級業務單元,成立於1982年,前身為隆地企業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經營物業管理、資產管理、酒店業務、泰國長春置地項目及中藝高端零售等多個領域。
近期,華潤隆地在收購方面表現積極,完成及傳聞中的項目包括:
1. K11 Art Mall:華潤隆地據報以約90億港元洽購新世界發展旗下位於尖沙咀的K11 Art Mall。該商場集文化藝術於一身,面積約33.59萬平方呎,預計回報率超過5%。
2. 太古城中心商舖:華潤隆地出價約20億港元洽購太古旗下位於太古城中心以東的一批商舖,涉及面積約10萬平方呎,預計回報率超過6%。
3. 藍塘傲零售基座:華潤隆地以約5.4億港元收購將軍澳唐賢街29號藍塘傲零售基座及公共停車場,總建築面積約10.25萬平方呎。
4. 葵芳KF88商舖:今年1月,華潤隆地以3.1億港元向資深投資者羅守輝購買葵芳KF88商舖,該物業現時出租率接近90%,租金回報率達6%。
明日大嶼已經一段時間沒有消息,而此時政府正集中精力發展北部都會區時,樓市亦未見起色,很多人認為計劃或會不了了之。不過,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早幾天指出,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並沒有擱置,正爭取今屆任期內啟動填海,可以考慮將1000公頃造地「拉長」分期填海,涉及的現金流會有不同。
如將整個計劃執行時間拉長,將來樓市土地供應仍然不絶,樓市估計在需求減少,預期供應不絶下難以大升。對投資者絶非好事,但從政治及民生方便,似乎是政府較關注的方向。
當然,市場會有不絶的陰謀論,在此就不討論了。
「高才通」及內地生搶租,港樓租金上升,但樓價仍在下跌,是否入市時機,似乎難以定奪,一宗買賣有買家賣家,市場上必定有人看淡有人看好。
不過,我暫時認為港樓仍未能看好,主要原因如下:
1. 移民潮令人口減少,高才通未能在人數上補上缺口,更不要說資產總額。
2. 市場大量貨尾,而且有大量新供應。
3. 高息,資金存放定期比租金收入高而穩定,投資需求不大。
4. 中港交通便利,有報導指內地移民選擇香港工作,深圳居住及生活,要進一步看是否形成趨勢。
5. 市場氣氛太差,有待逆轉。
買樓咁大筆投資,大家自己做功課,考慮市場不同因素,自己的財務及人生目標。以上只是我現階段想法,大家自行分析。
大減價會令大家應為很抵,不買好像會蝕本,因為比平時便宜,但真正蝕本的是你買了大量無用物品。
當你執屋大掃除,有多少是過量購物而要掉去,當中多少甚至從未開封?
將這些錢省下來,用作投資,效果肯定不錯。
李澤鉅:不敢賭香港市場太差 過往誰人賭香港長期差都會錯
背景:長建在英第工上市
含義:1. 公關技倆 2. 投資比重最誠實 3. 現階段唔係好時機 4. 有本錢將來重調資金回港(有機會咪返黎,但無話一定返)
一宗業主集體入稟司法覆核要求推翻僭建令的案件,最終被最高法院判敗訴。
事件多達95%涉僭建,當中主要涉及露台晾曬位置加建樓板覆蓋僭建成露台一部份。如果大家行經老牌屋苑,事件並非冰山一角,置業時需要留意。
農夫山泉的創辦人鍾睒睒最近在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成為首富讓他失去了自由。他提到,雖然財富本身沒有改變他的人生,但「首富」這個頭銜在中國具有負面性,讓他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聚光燈下。
鍾睒睒還談到,成為首富的壓力是無形的,因為社會對他的要求變得不同了。他強調,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並且每一分錢都是乾乾淨淨賺來的。
一方面強調每一分錢都是乾乾淨淨賺來,但又指出首富在中國的負面性,可能因為太多中國「前首富」出事。
今天途徑一個領展街市,位於九龍市區,上次大約是2星期前經過,檔位大致都開門營業,今天經過見最少5至6檔已人去流空,貼出招租廣告。
估計都是7月尾完約,領展究竟有沒有預早招租?還是沒人問津?
相信作為業主,在可能的情況下都會避免物業掉空,而街市位於九龍,受北上消費影響應該不及北區街市,香港玩時以REITs 的租金回報計,個人應為是吸引的,但令人憂慮的是將來的表現,尤其是空置率及續租/新租戶租金。
如大家投資收租物業或相關資產,應做好功課,個人考試清楚不同因素,亦應控制注碼。
據報導指多國領袖已經預計拜登會敗選,並部署與特朗普勝選後與美國新政府的政策。
據估計,美國將增加向中國施壓,中國經濟將面臨新挑戰,但同時上一個任期美國與傳統盟友關係緊張,或許對中國有利。
根據最新的《全球財富報告》,香港去年每名成年人的平均財富約為58.2萬美元(約454萬港元)。這使得香港在全球人均財富排名中位居第三,僅次於瑞士和盧森堡。此外,香港的財富中位數為20.69萬美元(約161萬港元),在全球排名中位居第四。去年,香港有62.9萬人的財富達到百萬美元,與2022年相若。
香港的財富水平持續保持較高水準,現時經濟差但應該保持正面,在適當時機尋找合適投資機會。
香港政府最近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將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稅率為3%。這項稅項曾於2008年暫停,現在重新實行,預計每年可為政府帶來約11億元的收入。
雖然有人擔心這會影響旅客選擇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但政府表示,徵稅只佔過夜旅客在港消費額少於1%,不會對旅客的意欲造成影響。相比其他地區,香港的酒店房租稅率仍然較低,例如澳門為5%,日本為10%。因此,整體而言,這項稅項對香港的旅遊業影響不大,但政府應該密切關注市場變化,以確保旅客的旅遊體驗不受影響。
.
北角城市花園一個三房單位原業主持貨10年,新近以1,350萬元易手,呎價13,353元,賺90萬元,單位僅升值7%。
持貨10年的指標性屋苑成交,僅以升值7%離場,而且仍未計算當中的手續費,樓市壓力愈來愈大,發展商持續劈價賣樓,二手單位業主如要沽貨只好劈價,形成惡性循環,尤其眼見持有物業即將倒蝕,相信不少早期樓市投資者會沽貨離場。
根據報導,印尼為減輕美中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將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200%的進口關稅,以保護國內產業。這一政策將影響中國製造的產品,包括鞋類、服裝、紡織品、化妝品和陶瓷等,並將立即生效。此舉是為了確保印尼的中小型企業和行業能夠生存和發展。
根據報導,泰國工業部和 KKP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從 2023 年年初至 2024 年第一季,泰國共有 1,700 家工廠倒閉,導致 4.2 萬名工人失業。光是今年前 5 個月就有 488 家工廠倒閉,平均每月近百間。這些關閉的工廠主要集中在塑膠製品、皮革製品、橡膠製品、食品、機械和機械產品、金屬製品和木製品等行業。
泰國工業工程局擔憂所有工業部門都將面臨更大規模的倒閉潮,業界呼籲政府應打擊中國低價進口商品傾銷。工廠倒閉的原因之一是當地製造商面臨中國低價進口商品的激烈競爭,這些商品透過合法或非法管道湧入市場,影響零售和線上市場,削弱了泰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
因此,泰國的情況顯示,中國商品的低價傾銷對其他國家的製造業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不過,泰國剛向中國旅客提供旅遊免簽措施,如向中國商品徵收額外關稅將影響泰國旅遊業收益,但同時工廠結業潮又對泰國政府構成壓力。
本地餐飲零售於假期生意慘淡,現時大灣區生活圈交通愈來愈方便,長假期出國或回國內十分方便,短假或周未回內地消費方便。
以往假日市民都會到郊野或遠離市區(如離島、西貢、赤柱......),但現在交通方便,只是選擇多了,離港消費,有小旅行的感覺,其實外國很多城市人也是在假期到城市周邊遊玩。
長遠而言,相信是香港人整個周未/假期模式改變,本地消費市道如未能大量吸引大灣區客來港消費,填補港人北上的消費缺口,本地餐飲、零售及商業地產難樂觀。
今日第一日通車大亂,因為很多人都專程首日駕車使用深中通道,很多人都停車打咭,做成大塞車。
第二日,記者實測不塞車20分鐘完成全程,而當局亦已宣佈扣分及罸款措施。
其實,投資也一樣,有時熱鬧衝入去市場,不如觀察下先。
美國大選首場電視辯論之後的民調顯示,一些民主黨支持者越來越擔心拜登的身體狀況,他在這場辯論中的表現不太穩定。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周日6月30日公布的民調,72%的註冊選民認為拜登在精神和認知健康方面不足以擔任總統,相比早前同類民調的65%,這一比例大幅上升。另外,也有49%的選民認為特朗普存在同樣的問題。
假如民主黨臨陣換人,暫未知那些參選人有力挑戰特朗普,相信其他國家在首場電視辯論後更傾向預期特朗普回朝來制定政策,尤其特朗普的對外政策,相信未來國際地緣政治將會變得不穩定。
內地居民旅客到港澳的購物免稅額度增至$12000,連同邊境免稅店$3000人民幣免稅額,總免稅額由$5000增至$15000,增幅3倍。
其實額度對消費有幫助,但相信作用有限,尤其對高端奢侈品消售作用不大 真係買個袋都唔夠,而高端奢侈品零售要受惠,就要看港匯。
杜拜嘅阿里王子(Sheikh Ali Rashed Ali Saeed Al Maktoum)早前突然好像消失,家族辦公室未能於開幕,說推遲至6月,但網站又在維護,但已經到了最後一星期仍未有蹤影。
阿里王子的官網最近更新,上載王子與不同名人合照,例如美國饒舌歌手Snoop Dogg個仔Cordell Broadus、林寶堅尼家族成員Tonino Lamborghini等,也與杜拜的法務集團Dr Al Sabtan Legal Group 簽約,但同時刪除所有香港出席活動的相片。
假如阿里王子真的是有雄厚背景,又真的開家族辦公室,香港有可能落空。
軟銀集團 CEO 孫正義最近預測十年內將出現智能水平超過人類 10,000 倍的「超級 AI」,
那時候人類的工作模式會有甚麼改變,人類還有沒有工作,有沒有生存空間,還是只把人類工作模式升級?
港股打風開市安排的細節即將公佈,只是感嘆科技進步,連惡劣天氣休息一天的機會也漸漸失去。
自疫情不少公司確立了在家工作的設備及運作方式,現在不少公司在黑雨及8號以上風球已經要求正常辦公,對打工仔絕對是可悲。
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目前面臨著一些挑戰。根據最新的報導,Pimco警告說,美國商業房地產的困境可能會導致更多地區銀行倒閉。這是由於商業房地產(CRE)領域的貸方,即美國地區性銀行,面臨的壓力正在增加。
具體來說,有報導指出,紐約社區銀行(NYCB.US)今年早些時候大幅削減股息並囤積現金以應對潛在的不良貸款,這導致了投資者的震驚和股價的暴跌。此外,美國合衆銀行(USB.US)在第一季度增加了信貸損失撥備,而Axos Financial Inc. (AX.US)也因為房地產貸款問題而遭到賣空,股價下跌。
穆迪對6家地區銀行示警,指出高利率加劇了商業地產貸款的違約率。這些銀行對商業房地產貸款有大量曝險,而且評級機構標普全球已將美國5家地區性銀行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
這些情況反映了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尤其是在當前高利率環境下。商業房地產投資者和貸方都面臨著升息帶來的貸款支付規模增加和市場低迷導致的房地產價值下跌的雙重打擊。
截至5月底,投資推廣署接獲逾250宗申請,並已批出逾100宗申請的淨資產審查。當中以非洲國家幾內亞比紹的100宗及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的92宗為最多,共佔近8成申請宗數。
不少窮國都有移民計劃吸引海外移民,而中國肯定是其中一個大戶,相信真正有心移居這些窮國的人不多,但這正正是移居香港的跳板。
以香港推出的投資移民為例,計劃其中一個要求是“外國國民、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中國藉人士、澳門特區和台灣華藉居民”。
從今次申請反映,香港對中國富人仍有一定吸引力。
日本物業受到海外投資者歡迎,但二手樓的空置率仍然很高。根據調查,日本國內住宅總數中空置房屋的比例達到13.8%,創歷史新高。空置率最高的是和歌山縣和德島縣,超過21%。空置房屋數量在5年內增加了50萬套,達到899萬套,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除了用於出租和出售的房屋,長期無人居住且沒有用途的空置物業比例也上升了0.3個百分點,達到5.9%,數量增加了36萬套,達到385萬套,增幅為自2003年以來的1.8倍。
在都道府縣層面上,空置率最高的是和歌山縣和德島縣,均為21.2%,其次是山梨縣(20.5%)、鹿兒島縣(20.4%)和高知縣(20.3%)。由於空置物業越來越多,亦導致日久失修和安全隱患。
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日本政府已於2015年實行了《空置房屋對策特別措施法》,允許地方政府對有可能倒塌的危險空置房屋進行指導和勸告,亦推出措施吸引外國人購買位於偏遠地區的空置物業。
不過,日本人口老化嚴重,而且人口不斷減少,房屋老化問題將愈來愈嚴重,尤其鄉郊偏遠地區更為嚴重。如果要買日本物業,必須三思而後行,做足功課,考慮清楚自身需要。
個人認為,日本人口持續減少,樓市在需求持續下跌這個因素,必須慎重考慮。
今天看到一篇關於人力資源公司的調查報告,當中有一項是辭職轉工十大原因,而首位是“希望改善工作與生活平衡”。
依個人愚見,香港大多數情況是由一個地獄跳到另一個地獄,而改善平衡可能只限頭一段轉工時間,而且這個時間往往比想像中短。
市區的士牌價於2015年高見723萬,近期的士加價,牌價稍稍回升至319萬,跌幅超過一半,比買樓更慘,而且開始回落時間比經濟各環節都早。
的士牌價回落,一來是價格炒賣過高,失去投資價值,二來是受到網約車衝擊。
隨著內地網約車平台攻港,而且現有的士未能配合市場需要,相信開放網約車這個世界潮流會在香港出現。
此外,的士牌照多年未有增發,但人口卻大幅增加,網約車的需求反映現有的士服務不足應付需求,而服務質素已經是後話。
紐約的士司機早前受無人駕駛的士影響,牌價已經大跌,而香港開放現有的士市場是遲早問題,如開放網約車或增加發牌,現時的的士牌價仍是天價。
近日罕有連續數天都到了旅遊區,內地旅客數字明顯較數月前上升,滿街都是拖著行李箱的,但當然未至於當年自由行盛世,但明顯旅遊業向正面發展。
至於近年盛行特種兵旅遊,個人認為當自由行盛行,尤其年青人一年出遊數次,追求不同旅遊體驗,也是無可厚非,而且內地現時買名牌也很方便,環球經濟不穩,港元幣值高企,從旅客消費方度並不吸引。
窮遊各地也有,但報導的極端特種兵窮遊法,相信所佔比例不高,反而是傳媒吸引讀者的技倆。
消費降級不只內地及香港,世界各地似乎都受到經濟環境影響,以餐飲業為例,中美兩地的連鎖店都推出低廉的餐單。
如持續長時間,企業盈利受損,承租能力下降,最終已經受高息影響的商業資產價格,將會進一步受壓。
日本媒體引述日本不動產研究所報道今年4月的寫字樓租金數據顯示,首爾租金上升了2.6%,是15大城市中升幅最大的城市;其次是澳洲悉尼,上升了1.2%。其他上升的城市包括新加坡、胡志明市和台北。東京、大阪和紐約的租金保持穩定。
另外,錄得租金下跌的7個城市分別為倫敦、吉隆坡、雅加達、曼谷、香港、北京和上海。上海的寫字樓租金下跌了2.3%,位列首位;其次是北京,下跌了1.4%;香港下跌了1.3%。
日元持續走弱,日本財務省透露日本央行於2024年4月26日至5月29日期間,投入破紀錄的9.8億日元干預日元匯價。
由於美國未如預期提早減息,而日本亦未預期加息,日元匯價難免持續受壓。今次財務省的公佈,似乎是出口術,減輕日元下跌壓力。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A股暴跌超過99%,你是否因系統技術錯誤而成功低價入貨?
即使成功也不要開心,因為已經宣佈了相關技術錯誤的交易會取消,而過往亦早有先例。
Roaring Kitty (Keith Gill)發布一張疑似持倉截圖, 買入500萬股GameStop股票G,價值約1.16億美元;另持12萬份看漲期權,行權價20美元、於6月21日到期,價值約6,570萬美元。
長實追撻訂差價是一貫做法,買家若財力不足,可能甚或破產,但一班遊走在撻與不撻訂,希望撻訂當輸少一點的買家,還是要借盡上會,因為撻訂成本更高,所以長實追差價實在是意料中事,唔追後果會很大。
長實2021年開售的洪水橋樓盤LYOS 在週一錄得15伙單位撻訂,買家均以建築期付款。
樓市向下,以建築期付款而近日收樓的小業主,銀行按揭困難,而首期比樓價跌幅更大,除非發展商追差價,否則撻訂似乎更有利,但今次發展商是長實,有多次追差價的例子,估計買家應該是山窮水盡。
現時美國特朗普在美國大選民調領先,中國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做準備是意料之內,個人相信特朗普若重返白宮,將令中美關係或跌至新低點。
此外,特朗普在任其間,與傳統盟友關係亦常有磨擦,縱然令美國得到短期利益,但長遠是否會影響美國長期利益就要看世界局勢發展。
另一個值得關注點,是普遍認為特朗普與普京友好,而且視中國為假想敵,普遍認為特朗普會放棄烏克蘭,聯合俄羅斯對坑中國。
不過,特朗普現有多宗官司正在審理,未知會否影響他當選/甚至參選。
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維持利率不變,聯邦基金利率介乎5.25厘5.5厘之間,並暗示短期內不會減息,主席鮑威爾表示,下一個利率行動是加息的可能不大。
受中東局勢影響,未來通脹難以預期,聯儲局只好按兵不動,除非中東局勢明朗化,或經濟數據明顯需要加息或減息,否則聯儲局對利息走向將維持利率不變。
字節跳動表示,對於外媒有關其探索出售抖音海外版 TikTok 的消息不實,稱字節跳動沒有任何出售 TikTok 的計畫。
這一決策反映了該公司對於自身核心技術的重視,以及對市場獨立性的堅持。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字節跳動在考慮過所有可能的法律途徑後,認為若無法推翻美國的禁令,他們寧願選擇關閉 TikTok 在美國的營運,也不會選擇出售。
這一決定背後的原因是 TikTok 的短片推薦演算法對於字節跳動來說至關重要,被視為公司整體營運的核心。字節跳動認為,TikTok 的演算法是其成功的關鍵,這一技術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更是公司競爭力的象徵。因此,即使面對可能失去美國市場的風險,字節跳動也不願意將這一核心技術轉讓給他人。
雖然 TikTok 在字節跳動的總收入和每日活躍用戶人數中只佔一小部分,但這一決策反映出字節跳動的經濟考量與戰略決策。公司顯然是在衡量利弊後作出了這一選擇,顯示出對自身技術的自信以及對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
然而,美國政府要求 TikTok 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與其正式斷絕關係,這一要求對字節跳動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若無法在美國市場繼續營運,字節跳動將需要尋找新的市場或是調整其全球戰略。
面對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字節跳動可能需要加強其他市場的開發,並尋求技術創新以保持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同時,公司也需要準備好應對可能出現的法律和政策挑戰。
此外,TikTok 美國用戶眾多,關閉TikTok 美國業務也不出售的決定,其實也是一場公關戰,尤其今年是大選年,政客或會因字節跳動流失年輕選民。
Tesla 業績欠佳,但宣佈推出平價車款,而近日亦於內地推出零首付計劃,似乎是要加大力度搶佔市場。
Tesla 會否改變公司市場定位,有待觀察,但馬斯克絕對知道市場需要。
全球最著名對沖基金公司之一Brevan Howard Asset Management將裁員約10%,涉及大約100名員工。
據指裁員包括大約20名交易員,還有後台和技術人員。該公司在倫敦、紐約、阿布達比和香港等8個交易中心擁有1,100多名員工。
近期屢屢傳出投行及對沖基金司裁員消息,反映今年投資市場獲利十分艱難。
根據美國國會調查,華爾街利用數十億美元的美國退休儲蓄和其他投資購買指數基金,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成分股是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調查針對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和指數編制公司明晟(MSCI)展開。
調查結果顯示,美國金融機構在2023年透過投資指數基金,向約63家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注入65億美元,其中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華大集團和奇虎360。
明晟通過將這些中國公司納入指數,向其提供37億美元,貝萊德也為這些中國實體提供至少19億美元的資金。
眾議院兩黨委員會關注的問題涉及貝萊德等資產管理公司利用明晟編制的指數,為美國退休金、大學捐款基金以及其他長期投資人建立投資組合。儘管貝萊德僅透過指數基金購買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股票,明晟也沒有向他們輸送資金,委員會認為兩家公司仍協助將美國人民的儲蓄導入相關企業。
明晟和貝萊德向國會坦承,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是透過追蹤指數的美國基金取得資金的。然而,明晟澄清,該公司「不引導、推薦或認可在中國及其他地方的投資」,僅計算全球股市每日表現。
國會報告指出,若不採取立法行動,「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儲蓄將繼續參與資助中國軍事與人權侵犯行為」。
明晟和貝萊德堅稱並未違反任何法律,且他們幾乎沒有自由裁量權將中國實體獨立排除在指數基金以外。明晟僅為全球投資提供便利性,但本身並非投資公司。
明晟表示,將就委員會報告及建議進行評估,強調該公司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規章以及法規,若美國有關投資中國公司的法律有所更動,將在指數中反映必要的變化。
貝萊德則說,委員會及其報告證實該公司遵守了適用的美國法律,但也表示,國會和政府應共同努力。
美國國會現時正加大力度打擊投資者投資黑名單的中國企業,中美關係中長期都難有改善。
美國廣播公司引述一名美國官員指,以色列導彈擊中伊朗境內一處目標,但未能證實敘利亞、伊拉克是否受襲。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FARS)引述居民指,鄰近國內西北部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機場的城鎮 Ghahjaworstan 傳出爆炸聲。伊朗當局隨即在多個城市啟動防空系統,報道指有無人機被擊落。
以色列報復行動期實是可預計的,因為以色列若不作回應,以色列或引來其他阿拉伯國家挑戰,事態發展視乎伊朗回應。
今次美國的報導指以色列導彈擊中伊朗境內一處目標,而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則指有無人機被擊落,而且即使前者才是正確報導,規模也相對細小。以暫有資料,兩國都不希望衝突擴大,金融市場所受衝擊應為短暫影響。
新加坡推出彈性工作指引,員工可要求每周4天工作並申請更多在家工作的時間。指引要求企業建立彈性工作申請流程,並禁止以傳統觀念或不相信彈性工作為由拒絕員工申請。若申請被拒,公司應與員工尋求其他解決方案,員工亦可尋求協助。此舉旨在挽留人才,特別對護理員、女性工作者和資深員工具有重要影響。
雖然只是指引,但各地紛紛出現四天工作安排,似乎會成未來趨勢。
伊朗表示就以色列襲擊伊朗使館一事,已經完成對以色列的報復行動。
據報,美國已經對以色列表示不支持進行反擊行動,但據指以色列向當地傳媒指將有激烈回應。
假如以色列作出回應,將會令中東進一步陷入亂局。不過,以色列如不作任何行動,又難找下台階,現身處兩難困局。
如要以色列主動休戰,內塔尼亞胡在任也難達成。
阿布扎比王儲Sheikh Khaled 以600億人民幣買萬達商場集團60%權益,反應中國房地產市場下跌至吸引水平。
假如未來更多中東資金來華投資房地產,或許能扭轉中國房地產市場跌勢。
香港迎來杜拜「阿里王子」(Sheikh Ali Rashed Ali Saeed Al Maktoum)開辦家族辦公室因「王子」因急事回國,推遲至5月開幕,被指其實係雞棚騙局。個人不希望跟車太貼,而且事發時身在海外,未有跟貼事件,個人認為雞棚與否難以定論,但就事件希望大家要留意幾點:
(1)「王子」在中東點定議? 「阿里王子」話佢係杜拜管治家族一名家庭成員,但並不代表他處於權力核心,尤其中東權貴妻子及子女衆多,隔幾代已經差很遠,而且阿聯酋領事館都承認他是家族一員,事件很可能是「王子」一詞在不同文化背景產生誤會;
(2)「王子」當歌手也不是問題,汶萊王子都是足球員,有錢唔做野都可以,為興趣做歌手又如何;
(3)家庭辦公室網頁無實質項目,但如果第1、2點成立,「王子」係一個無從商經驗的富二代,家族打本畀5億美金先試牛刀,「王子」可能真係未有投資方向。如果將件事放落香港藝人富二代,紅唔到返家族幫手做例子,可能會易一點理解;
(4)問題關鍵係「王子」或其家族有無能力拎5億美金做家族辦公室,即使5億係貸款,憑實力借都係能力(只要唔係全心行騙);
(5)最後,如果「王子」真係開到家族辦公室,雞棚騙局既可能性就大減,因為事件都已經廣泛報導,投資者不會輕易投資,due diligence 會做得好足,但事件可能涉及政治角力,最終「王子」即使有真實力,是否繼續計劃都未可知,甚至加大資本投資對手香港的競爭對手開新加坡開設家族辦公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