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拿馬審計部門對長和集團旗下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的續約合約提出挑戰,事件迅速升溫為一場涉及法律、財政、甚至地緣政治的風波。
自1997年起,Panama Ports Co.便掌管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大港口: 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根據合約條款,該公司於2021年啟動「自動續約機制」,將營運權延長至2047年。然而,巴拿馬審計總長Anel Flores指出,此續約程序未經必要審批,涉嫌違反憲法與政府財務規範。
審計報告揭露,公司未依約向政府繳交應付費用,總額高達3億美元,且未如合約規定分帳10%利潤。此外,公司亦被指利用享有稅務豁免的承包商架構,導致國家收益受損。審計總長更指出此合約偏袒一方、存在濫用情況,已向檢察機關提出刑事檢控,針對批准續約的官員與企業高層。
此事件更波及長和原計劃將港口資產出售予美國財團(以貝萊德為首)的交易,金額逾190億美元。若法院裁定合約無效,交易恐受阻,甚至可能引發中美資本在拉美地區的新一輪角力,中國國企如中遠集團據傳亦有意參與收購。
這宗事件不只是商業糾紛,更是國際勢力的角力,港口的命運與巴拿馬的國家利益密不可分。
中國政府大力反對長和出售港口計劃,當中巴拿馬港口更是風暴的中心。除非中、美及巴拿馬三國取得共識,巴拿馬以法律手段解決爭議會是最可能的結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