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

Tether將在美國推出新穩定幣

Tether 宣布將在美國推出全新穩定幣USAT,這是其首次專為美國市場設計的本土穩定幣,標誌著其在全球穩定幣領域的戰略擴張邁入新階段。

USAT 將由受美國監管的實體發行,並依據最新的《GENIUS法案》設計,確保合規性與透明度。發行機構為 Anchorage Digital Bank,一家擁有美國貨幣監理署核發的國家信託銀行牌照的機構。技術平台則由 Tether 旗下的 Hadron 提供,儲備資產由金融巨頭 Cantor Fitzgerald 託管,確保資金安全與信任。

Tether 同時任命前白宮數位資產政策顧問 Bo Hines 為 USAT 的首席執行官。他表示,Tether 將以「巨大的方式參與美國經濟」,並預期未來一年至兩年內將迅速擴張,成為美國穩定幣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 指出,USAT 的推出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對美元在數位時代領導地位的強化。他強調,Tether 將致力於打造最值得信任的美國穩定幣,並以合規與創新為核心,推動數位美元的進化。

USAT 的問世不僅是 Tether 在合規與技術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可能改變美國穩定幣市場的格局,為全球數位金融注入新的動能。這場穩定幣革命,正悄然在美國本土展開。

Tether 宣布正式進軍美國市場,這一舉措對其主要競爭對手 Circle(USDC 的發行方)構成了直接挑戰,並可能重塑美國穩定幣的競爭格局。

USDC 長期以合規性與透明度為核心優勢,深受美國機構與企業信賴。然而,Tether 此次以受美國監管的 Anchorage Digital Bank 為發行機構,並由 Cantor Fitzgerald 託管儲備資產,等於在合規與信任層面向 Circle靠攏,削弱了 USDC 的獨特定位。

此外,Tether 任命前白宮數位資產政策顧問 Bo Hines 為 USAT 執行長,展現其在政策與監管層面的積極佈局。這不僅提升了 USAT 的政治與合規可信度,也可能吸引更多美國本土機構與政府部門的合作,進一步壓縮 Circle 的市場空間。

在技術層面,USAT 將由 Tether 旗下的 Hadron 平台支援,若其在跨鏈整合、交易效率或成本控制方面優於 Circle,將吸引更多開發者與應用採用,改變穩定幣的技術生態。

最關鍵的是,Tether 長期主導全球穩定幣流通量,若 USAT 能在美國市場獲得信任與採用,USDC 的市佔率可能面臨侵蝕,Circle 將不得不加快創新步伐,強化其技術與合規優勢,以應對這場新一輪的穩定幣競爭。

Tether 的這一戰略佈局,不僅是產品的推出,更是對美國穩定幣市場主導權的挑戰。Circle 若無法迅速調整策略,可能從領先者轉為防守者,面對來自 Tether 的正面壓力。

2025年9月8日星期一

新世界發展收市升17.4%

新世界發展(00017.HK)今天午後股價一度飆升至18%,創下自2024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這波強勁拉升使股價一度達到 8.470港元,最終收漲約 17.4%, 以$8.5收市。

新世界發展大幅攀升,因鄭志明接受香港01訪問時,曾提及家族內部有談及新世界有關的問題,引起市場炒作。

2025年9月1日星期一

新世界發展否認大股東注資

當前市場盛傳新世界發展可能獲得控股股東鄭氏家族注資,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然而,新世界已迅速發聲明澄清,否認有任何注資計劃,並強調未接獲相關提案。公司亦已向控股股東查詢,確認並不知悉任何須予披露的內幕消息。

這場風波源自媒體報導,指新世界正尋求約100億港元的資金注入,並與黑石集團及新加坡凱德集團等潛在合作方展開初步接觸。雖然相關機構未有正式回應,但消息一出即引起市場熱烈反應,新世界股價一度飆升逾10%,反映投資者對其財務狀況的敏感度。

事實上,新世界近年面對高負債壓力,資產出售與融資安排成為焦點。據悉,公司正與德意志銀行磋商貸款事宜,以優化資本結構。儘管注資傳聞已被否認,但市場對新世界未來的財務策略仍抱持高度關注。

鄭氏家族作為新世界的控股股東,其動向自然牽動市場神經。此次澄清雖暫時平息傳言,但也突顯出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透明度與溝通的重要性。未來新世界如何應對財務挑戰,仍是投資者密切觀察的焦點。

不過,就算真係注資,單deal 未落實,真的沒有任何需披露資料,而且即使大股東真的注資救亡,都要看時機和估值。大股東注資與否仍是言之過早,但肯定政府和銀行都擔心新世界發展會倒下,屬大得不能倒的企業。

歐盟主席乘坐客機降落保加利亞時擬受俄羅斯干擾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乘坐的專機在降落保加利亞南部城市普羅夫迪夫時,疑似遭遇俄羅斯干擾,導致飛機的 GPS 導航系統失靈。這起事件不僅突顯了航空安全的脆弱性,也再次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推上風口浪尖。

根據保加利亞空中交通管理部門的說法,馮德萊恩所搭乘的專機在接近保加利亞領空時,衛星導航系統突然失效。飛行員被迫改用紙本地圖與地面雷達協助,最終成功安全降落。雖然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其背後的安全隱憂引發歐盟高層的高度警覺。

保加利亞政府指出,近年來 GPS 干擾事件在東歐地區日益頻繁,尤其是在靠近俄羅斯邊境的空域。專家認為,這類干擾可能源自俄羅斯部署的電子戰設備,目的在於削弱北約與歐盟的空中偵察與通訊能力。儘管克里姆林宮否認與此事件有任何關聯,歐盟方面仍強烈譴責此類行為,並視之為對歐洲安全的挑釁。

馮德萊恩此行原為出席保加利亞與希臘天然氣管道的啟用儀式,象徵歐盟在能源自主方面的重大進展。然而,飛行途中遭遇干擾的消息迅速成為焦點,凸顯了俄烏戰爭背景下,歐洲領導人面臨的安全挑戰。

歐盟目前正加速推動低軌道衛星系統的建設,以強化導航與通訊的抗干擾能力。同時,成員國也在強化空防與電子戰防禦措施,確保高層官員的行程不受外部勢力威脅。

今次事件,或許對歐洲局勢帶來負面影響,但歐洲各國或許難有真正強硬回應。